历
史
星盘的
源自古希腊
星盘的宇宙论基础是两球宇宙,其数学基础则是球极投影,而这两者都发端于古代希腊。虽然有传说将星盘的发明归于亚历山大的托勒密(Claudius Ptolemaeus,或Ptolemy,约100–约170年),但是没有证据表明他曾制作或使用过星盘。尽管如此,他本人无疑精通球极投影,他论述投影方法的著作《平球论》(Planisphaerium)流传至今。
托勒密画像
年代:1584年
出处:《杰出的希腊拉丁或异教人士的真实肖像以及生平》第87页
作者:安德烈·泰维特·安古莫辛
版权:维基公版
约翰·菲洛波诺斯《论星盘的使用和制造》希腊文写本
年代:1381/1382年
出处:佛罗伦萨洛伦佐图书馆
版权:维基公版
希腊化时期的天文学家亚历山大的塞翁(活跃于364年)写过已知最早的的星盘著作,不过已经失传。稍晚时期的约翰·菲洛波诺斯(约490–约570年)所著《论星盘的使用和制造》(De usu astrolabii eiusque constructione),是现存最早的星盘著作。
兴于阿拉伯
星盘的首次流行是在伊斯兰世界。当时阿拉伯帝国疆土初辟,百业待兴。阿拉伯人吸取先进文化遗产,将古希腊、罗马、波斯、印度等国的学术典籍译为阿拉伯语。翻译活动始于伍麦叶王朝,而后阿拔斯王朝的哈里发给予鼓励资助,将翻译运动推向高潮。这场运动鼎盛时期持续近百年(830–930),被称为阿拉伯百年翻译运动。希腊语的诸多成果传入阿拉伯地区,其中就包括星盘。
天文学讲座,四位科学家和他们的老师(一说为位于马拉盖的图西天文台)
年代:约1418年
出处:《天文学家的斋月之书》,波斯文抄本
版权:土耳其伊斯兰布尔大学图书馆
星盘特为穆斯林所重视,因为他们祈祷需要确定时间、辨认方位。阿拉伯半岛干旱少雨,且多平原,利于夜晚观测。因此,仪器制造空前繁荣,星盘变体层出不穷。
塔奇·丁在和众奥斯曼学者在伊斯坦布尔天文台工作
年代:约1574–约1595年
出处:《万王之王之书》(Ṣehinṣename),伊斯坦布尔大学图书馆
作者:阿拉·丁·曼苏尔·设拉子
版权:维基公版
亚里士多德使用星盘教授天文学
年代:13世纪
出处:《判断和言语美德精选之书》 ,土耳其学院手稿,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托普卡帕宫博物馆
作者:姆巴什
左图表现了亚里士多德使用星盘教授天文学的场景。当时的穆斯林尊亚里士多德为“先师大哲” ,视其为希腊哲学家的代表、知识的化身,因此将他和星盘联系起来。这显然是一种时代误置,没有证据表明亚里士多德曾使用过这一仪器。
风靡欧罗巴
从公元1000年开始,西欧人从穆斯林统治地区和拜占庭帝国获取知识、文本和器物。星盘也随着翻译来到西欧,成为中世纪天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位学者在使用星盘
年代:13世纪
出处:《圣路易斯和卡斯蒂利亚的布兰奇的诗篇》,现藏法国国家图书馆
阿索斯山上的天文学家
年代:约1400-1425年
出处:《约翰·曼德维尔绅士之旅》,大英图书馆写本
版权:维基公版
中世纪的人们用它辨识星象、测时定位、占卜凶吉。用黄铜制成的星盘精美绝伦,却价格不菲。纸张和印刷术出现后,纸制星盘则大量生产出来,常用于教学活动。
杰弗里·乔叟教小儿子刘易斯使用星盘
年代:1896年
作者:威廉·莫里斯设计,爱德华·伯恩·琼斯绘图
出处:凯姆斯科特版《杰弗里·乔叟全集》插图
星盘在中世纪得到广泛的传播,被视为知识的象征,得到了广大知识分子的青睐。例如,中世纪英国诗人,后世尊为“英语文学之父”的杰弗里·乔叟(Geoffrey Chaucer,1342/43–1400)也曾写过《论星盘》(Treatise on the astrolabe)。该书是为了教授他的儿子天文学而创作的。
十五到十六世纪是欧洲科学的星盘制造的高峰,各地纷纷涌现出色的工匠和作坊。优秀的著作和精美仪器大受欢迎。星盘也频繁出现于画作中,成为天文学家乃至科学的象征。
雷吉奥蒙塔努斯画像
年代:1493年
出处:《纽伦堡编年史》255页正面截图
版权:World Digital Library Collection
德国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约翰内斯·斯托夫勒(Johannes Stöffler,1452–1531)写的《星盘的构造与使用说明》(Elucidatio fabricae vsusque astrolabii )是这一时期科学仪器图书的代表。该书于 1513 年首次出版,到1620年为止,印刷了16个版次。牛津科学史博物馆称其是“有史以来出版的关于科学仪器的最有影响力的书籍之一......16世纪出版的许多关于数学仪器的书籍的许多作者都效仿了斯托夫勒的榜样。”
《星盘的构造与使用说明》插图一页
年代:1524 年
作者:约翰内斯·斯托夫勒
版权:科学史博物馆,牛津
远播至中国
历史上星盘曾两次传入中国。据《元史·天文志》记载:“世祖至元四年(即1267年),扎马鲁丁造西域仪象”。扎马鲁丁是13世纪的波斯天文学家,他最初来自布哈拉。他带来七件仪器,包括浑天仪,地球仪等,其中第七件“兀速都儿剌不”,即为星盘。
《元史》中关于西域仪象的记载
年代:1778年
来源:《钦定四库全书荟要卷六千四百二十七·史部·元史卷四十八·天文志第一·天文一》,台湾世界书局1985年影印版
利玛窦画像
年代:1610年之前
作者:不详
版权:维基公版
明末耶稣会传教士来华,意大利人利玛窦( Matteo Ricci,1552–1610)除了积极传教以外,也带来了当时欧洲的科学。利玛窦来华时就随身携带有星盘,他在日记中记载自己曾在中国南方,使用该星盘观测星象,测量山体高度。
利玛窦早年师从耶稣会天文学家克拉维乌斯(Christoph Clavius,1538–1612),在中国时还收到后者于1593年出版的《星盘》一书,此后便常以此书讲解西方天文学。
克里斯托夫·克拉维乌斯画像
年代:约1606年
作者:弗朗切斯科·维拉梅纳绘图;让·勒克莱尔刻版
版权:维基公版
在利玛窦的教导下,浙江杭州人李之藻写出了《浑盖通宪图说》,并于万历三十四年(1607)初在浙江处州刻版印刷。这是第一本汉语的星盘著作,书中介绍了星盘的制作、使用,并配以大量插图,还介绍了西式圆规的使用。该书后来多次再版,并收录于四库全书之中。
《浑盖通宪图说》刻本插图
年代:1607年
来源: 《浑盖通宪图说》台湾中央图书馆藏本
版权:台湾中央图书馆
《简平仪说》介绍和星盘相似的仪器简平仪,由意大利传教士熊三拔(Sabatino de Ursis,1575–1620)撰写,徐光启作序,1611年初出版于北京。在清代这两本书常常一起被士人研读。
《简平仪说》刻本插图
年代:清代
作者:熊三拔
来源:《守山阁丛书》
版权: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